老子哲学体系中最高的概念是道。《道德经》中,每每讲到宇宙本原、讲到万物规律,讲到“玄之又玄”的道,总会伴随着一个形象,那就是母亲。道是大象无形的,是高深莫测的,但母亲不是。那为何老子要拿母亲的形象来阐释他的道呢?因为母亲具备“道”所特有的养育、生化之德,母亲是生命之根源,她创造生命,抚育生命,具有最高的伟大品德。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母亲具有守护子女的本能,正如“道”庇护着世间万物。例1【第六章原...
《道德经》的定位是什么,换句话说,这本书是给谁看的。前文中说,这本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总结概括了老子对别人请教问题的回答。所以,了解前来请教老子的都是什么人,就能找到老子著书的目的。通读《道德经》,可以把老子对面的人归为这三类:士、王、圣。第一类人——士,这个阶层在西周就出现了。在政治层面上,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居于卿大夫与庶民之间,处于贵族的最低层,几乎与庶人相接。在文化层面上,士是文人...
如何阅读《道德经》。阅读每一本书都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道德经》也不例外,读这本经典,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序言、目录、正文、重点。首先,每一本书的序言会交代成书背景、论证方式以及创新之处,《道德经》的序言就在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很多人翻开《道德经》看到第一句话,觉得晦涩难懂,然后就合上了,其实第一句话就介绍了这本书的“传道方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
首先,关于《道德经》的版本问题。《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作,作于何处?或刻于竹简,或书于绢帛。竹简绢帛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书籍形式,是造纸术发明之前最普遍的书写工具。没有便利的印刷技术,因此人们要了解老子的思想,就只能依靠传阅、抄写,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抄错、抄漏、改动的情况,这也导致了流传至今的《道德经》版本众多且差别较大。为其做注解者,更是数不胜数,其中还包括四位皇帝:唐玄宗李隆基、...
版权所有:西安交通大学 站点建设与维护: 网络信息中心 陕ICP备060080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