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精选

《国乐鉴赏与审美》绪论教案

发布时间:2023-04-17   点击:

《国乐鉴赏与审美》

 ——“绪论”教案

课程名称

国乐鉴赏与审美

所属学科

音乐与舞蹈学

授课对象

研究生

课时数

2学时

教具准备

PPT

主讲教师

李娟

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

授课题目

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的

1. 了解中国音乐的简要历史

2. 欣赏:若干名曲片段,如《阳关三叠》等;

3. 梳理:中国音乐在不同领域的传承、改编、应用和传播

4. 升华:中国传统音乐的价值、历史责任心和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主题。

教学思想

通过梳理中国音乐的简单发展历史、欣赏经典作品,展开当代不同领域对于传统音乐的传承和传播,授课采用探讨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历史、音乐表演美学传播学、社会学的多元化角度去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进而产生情感的认同、学习的兴趣和鉴赏的愿望。一方面,增强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文化责任心、文化自信和艺术素养;另一方面,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实践 “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

教学分析

学情分

1. 已有知识:对中国传统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非音乐专业,知识点散、有一定的局限性;

2. 认知能力:学生具备较好的专业学科背景、认知能力强,在教师

的启发引导下,能够从传承和传播的视角理解中国音乐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内容分析

主要内容

1. 中国音乐简要发展历史;

2. 鉴赏经典作品。

教学重点

1.历史梳理;

2.鉴赏作品。

教学

难点

1. 把握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乐器的演变等

2. 分析作品、总结特征、价值引导








教学方法与策略

1.启发PPT 展示,引导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引导通过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老师进行互动和交流;

3.总结:鉴赏经典音乐作品,在教师引导下分析作品,启发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提升自身艺术品味。

教学媒体

与资源

多媒体课件、音视频欣赏

课程思政


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国优秀音乐文化传承的责任。


教学安排

授课内容要点

讲解与设计方法

手段与时间分配

课程导入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1.你所知道的中国传统音乐有哪些?

2.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十大名曲,你知道哪些呢?

3.能否列举你知道的中国传统乐器都有什么?

4.你喜欢的中国传统乐器是哪一个?为什么?你会演奏吗?


PPT+讨论

讲解20分钟

教学内容

教师讲解

1.梳理中国音乐简要历史;

2.传统音乐欣赏

3.升华课程思政的主题。


讨论+PPT

+讲解65 分钟


总结

课程的总结环节,带领学生回复整节课程内容,进而提升学生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认知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家国情怀,传承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使命担当。

PPT +讲解15 分钟

教学评价


本节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从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背景入手,引导学生把握历史,鉴赏经典音乐,拓展欣赏眼界,深入了解音乐思想,品鉴时代流行与经典,最后升华课程的思政主题,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较好。


预习任务

网上自行查阅古琴的相关资料。

课后作业

鉴赏《潇湘水云》,请写下自己的感受。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