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介绍
本课程为西安交通大学开设的一门机械类研究生专业学位课,课程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要求,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思政任务与理念、“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科研素质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在机械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的支撑下,经过20余年的课程建设,特别是近五年的教改实践,积极探索和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教学方法,收效显著:
1)思政元素引入,激发学习热情:课程授课对象学生组成较为复杂,既有全日制博士生和硕士生以及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的“优本计划”本科生,还有非全日制的工程博士生和同等学力博士生,他们年轻有朝气,思想活跃,且理论基础存在较大差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提高课程授课效果的首要前提和保障。本课程在不断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航天、航空、海洋、机械、车辆以及桥梁与建筑工程等领域中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概念、新装置和新材料及时引入)的同时,积极将思政教育引入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课程专业教学内容的工程案例,适时地将航天精神和老一代交大人的西迁精神与科研品行融入课堂中,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了课堂授课效果,增强了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创新授课方式,拓展知识视野:课程要求学术型和全日制工程博士生围绕课程知识点与学位论文课题内容的相关性,开展项目设计工作(提交纸质设计报告并进行现场答辩)。与此同时,在主讲专业知识内容期间,穿插来自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的非全日制工程博士生和同等学力博士生的“专业技术讲座”。该讲座基于他们作为所在企业的技术骨干,对行业发展技术水平的认知有着得天独厚优势的特点,特别是爱国敬业、艰苦奋斗、为国效力的优秀品质在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更是促进了课程学习与知识的掌握。
3)科学考核评价,培养学习能力:为了更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课程采用多环节全面考核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含学习态度、思想行为、纪律约束、课堂互动以及回答提问等)、专业技术讲座、项目设计、计算机编程、平时测验、综合大作业以及期末闭卷考试等环节。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课程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相呼应。
应用与获奖
课程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资助(2017.1~2018.12,5.00万元,已结题,验收结果“优秀”),教学研究成果获得2019年西安交通大学第16届教学成果二等奖,课程被评为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
基于课程教学研究成果发表的教改论文“研究生《机械振动工程分析理论及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陕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年,第15卷,第1-2期,43-46”获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8年度优秀作者;课程建设支撑下的课程教材《工程振动分析与控制基础》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现代机械工程系列精品教材,于2019年2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23年7月按照思政进教材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对课程现有教材进行了修订,于2024年3月完成第2版的出版发行。该新形态教材以二维吗的形式引入“思政拓展”和“科普之窗”模块,讲述科学泰斗和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再现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培养爱国、创新、求实和奉献精神,树立科技自立自强意识,助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