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时(32学时)
1、两相流概念和发展历史 (2学时)
介绍核反应堆两相流与沸腾传热研究什么内容,重点与难点以及两相流基本参数定义与发展历史。
2、两相流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方法 (2学时)
介绍均相流模型的假设、推导过程与适用范围。
3、两相流的流型分类、流型图和转变准则 (4学时)
介绍竖直圆管内流型特点及转变准则、水平圆管内流型特点及转变准则、竖直与水平棒束通道流型特点及转变准则、矩形窄缝通道内流型特点及转变准则。
4、空泡份额定义、理论模型和试验测量方法 (2学时)
介绍空泡份额的基本定义与常用基本模型、空泡份额测量方法。
5、两相压降定义、均相流和分相流 (4学时)
介绍两相流动压降基本定义关系式、两相流动压降均相模型、两相流动压降分相模型、两相流动压降经验关系式。
6、临界流、压力波和声波 (4学时)
介绍单相临界流动定义与发生条件、两相临界流动经典理论模型、长通道、短管和孔板内两相临界流动计算经验模型、压力波和声波的基本概念的应用场合。
7、两相流动、不稳定性、密度波和并联通道 (4学时)
介绍两相流动不稳定性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密度波不稳定性的经典模型与应用、并联通道流动不稳定性经验模型与应用、自然循环系统流动不稳定性与压降型流动不稳定性等内容。
8、核化、气泡动力学和过热度 (2学时)
介绍沸腾传热分类、发生条件及核化等基本概念。气泡动力学基本知识,如起泡等待周期、气泡脱离频率、直径等基本概念与经验模型。
9、池内泡核沸腾和池内沸腾危机 (4学时)
介绍池内沸腾基本概念与各区域传热特点、池内泡核沸腾特点、池内沸腾危机、汽液相界面流动不稳定性等。
10、流动泡核沸腾、流动沸腾危机和膜态沸腾 (4学时)
介绍流动沸腾的定义、各区域传热特点、过冷沸腾传热区RPI模型、流动沸腾临界、膜态沸腾传热定义和特点与经验关系式。
实践学时(8学时)
1、热电偶和热电阻 (2学时)
介绍实验室常用测温仪器使用原理、适用范围。
2、流量计 (2学时)
介绍实验室常用流量计使用原理、适用范围。
3、压力差压变送器 (2学时)
介绍实验室常用测量压力与压差仪器使用原理、适用范围。
4、热工水力实验 (2学时)
介绍中国西部先进核能技术研究院各试验厂房的台架功能与操作原理。